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之窗 > 校友风采 > 正文
(优秀校友风采系列之一)殷殷桑梓情 拳拳文化心——记厦门柯依达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林良菽
来源: 作者: 日期: 2018-06-20 点击数:

编前语

校园新闻栏目4月中旬推出“优秀校友探访”系列报道后,反响很好,学校相关部门积极寻找、联络优秀校友,还有老师热心推荐优秀校友线索。校友工作有了明显的进展。学校同时安排了对优秀校友事迹的采访和写作,今天推出的《殷殷桑梓情 拳拳文化心》即是第一篇。这个新的栏目叫“优秀校友风采”系列,是“优秀校友探访”系列的姊妹栏目。在“风采”栏目呈现的校友故事,今后将汇编成册。欢迎大家继续推荐优秀校友线索,线索可发至邮箱:jmgyxxxy@126.com。 

校友简介

林良菽,1965年3月出生,1981年进入原福建化工学校工艺班就读,毕业后分配到当时的国有企业厦门第二化工厂工作,后励志创业。现为厦门柯依达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共内厝镇莲塘村委员会第一书记、厦门市翔安区武术协会会长、厦门市翔安区宋江阵文化研究会会长等。

母校情怀

当年在母校读书时,我最难忘、最喜欢的是劳动实践课。我割过水稻,抡过锤子,拉过锯子,用过锉刀。这些都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也让我爱上了实际操作的行业。这么多年的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母校留给我最大的精神财富就是:一个人的文凭高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不怕吃苦的毅力;只要你肯静下心,坚持做,下狠心,练苦功,就一定能够达成奋斗目标,成就事业。



校友林良菽


(文/荷洁 图/林良菽提供)

53岁的林良菽有着和年龄不相称的青春活力,即便头一天晚上熬了夜,他也依然精神抖擞,思维敏捷。当他和你聊起天时,那行云流水般的叙述,自有一股势不可挡的霸气,又处处闪烁着智慧的火花。

离开学校、走上社会三十多年来,林良菽的人生轨迹并不复杂,但却令人敬佩:艰苦创业——回报社会——传承文化。随着各项事业的稳步推进,各种荣誉雪花般地飞来,他成了远近闻名的人物,更是一方百姓心中的楷模。

但林良菽本人却很淡定。他淡淡地说:人生在世,总得做点事情吧;既然做了,就该努力把它做好。

创业篇:瞒着家人“上山打游击” 边拆边建漫漫兴业路

今天的柯依达工贸有限公司矗立在翔安民安大道边,是一家标准的现代化企业,有着规范的车间、严谨的制度、温馨的文化。然而,创业之初,对于林良菽来说,却充满了凄风苦雨。用他的话说,是“上山打游击”。

    林良菽说,创业要过的第一关,是决心关。这关,对自己不容易,对家人更难。

    他毕业后到第二化工厂,很快成了厂里的骨干。他一直身兼数职,既抓生产管理,又搞产品研发;他一直冲锋在前,凡是又苦又累又危险的地方,都能见到他的身影。因此,他屡屡被人嘲笑“头脑坏掉了”,却痴心不改。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中华大地时,林良菽那颗渴求创新的心也被吹暖了。他在自己的车间搞起改革,实行按劳取酬,极大调动了工人们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他们的收入。但这一做法在吃惯“大锅饭”的国有企业里遭遇了不小的阻力,他无法回避要挨很多人责骂。林良菽说:做这件事,我是抱定义无反顾的决心的,让他们骂吧!渐渐地,看到改革的好处,骂他的人也悄悄学起了他的做法。工厂的气象为之一新。

    当时的形势是,民营企业开始出现机会良性发展,而国有企业的种种弊端日益显现。林良菽屡次向厂领导建议,企业不但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技术创新与组织改革,更重要的是最后要争取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以获得充分的企业自主。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建议没能得到合理的回应。林良菽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耗下去了!“那是浪费青春,浪费生命!”

第一次提出辞职,没有得到批准。林良菽没有气馁,他利用业余时间搞起产品研发。条件有限,研发室是一间破旧的仓库,透风漏雨,石棉瓦的屋顶还常有东西掉下来。但林良菽毫不在意,他说在做产品研发时,心是难得的清静;也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做好研发的事情。那段日子,多少个不眠之夜,那份清冷和寂寞,成了林良菽最幸福的体验。

第二次辞职终于得到批准。1999年4月,林良菽开始了创业之旅。之前的研发开了个好头,但刚起步,资金有限,只能租来破旧的老营房当车间。车间在一座荒凉的山上,起风时,沙子全打到脸上,生生的疼。下大雨时,车间也是漏水的。用来接待客人的办公室都舍不得装空调,大夏天热得人是浑身冒汗。

林良菽至今还清晰记得,公司创办不久遭遇一场特大台风,车间上方一棵大树眼看就要倒下来;它一旦倒下,车间就可能坍塌。危急时刻,一名勇敢的工人爬到屋顶,砍断了树枝,保住了车间。林良菽说,台风过后,公司给这名工人记了功。“这是公司第一次给员工记功;如果没有他的英勇行为,公司会遭受巨大损失。我很感激他。”

对于林良菽来说,伴随着创业种种艰辛的,还有家人的担心和反对。

第一次提辞职、业余研发产品时,家里人就不赞成了。从父亲、姐姐到妻子,观点惊人一致。他们都觉得,还是国有企业稳当,而且当时因为改革,林良菽所在车间的收入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而林良菽本人的收入比厂长还高。他们说:“你没有啥经验,偏要搞什么研发,那是风险多高的事情,可能一辈子也没有结果,将来日子怎么过!”

为了避免家人担心,第二次辞职成功后,他就没敢告诉他们。他天天蹲在山上,累了就靠在椅子上休息一会儿,每天都忙到半夜才回家。因为之前研发产品时他就是这样的生活节奏,家人也没有怀疑。直到一个多月后,公司的生产线已经形成了,他才将创业的事情告诉家人。算是“先斩后奏”吧。

林良菽的孩子当时读小学三年级,他在作文《我的父亲》中写道:我的父亲,我很少看到他。每当我要睡觉时,他还没有回来;而每当我上学时,他还没有起来……

铁汉柔情。林良菽无意中看到这篇作文,这个在创业艰辛中没有掉过一滴泪的汉子,眼眶湿润了。家人的深情和幸福,成了他创业的最大精神动力。

在山上的三年是辛苦的,但公司也逐步走向稳定。就在林良菽刚想喘一口气时,变故发生了:房东不把房子租给他了!没办法,他只好到村子里,跟村民商量,开始了“边生产、边征地、边拆迁、边建厂”的漫漫征程。

林良菽感慨地说,因为资金有限,每次征地的面积都不能很大,前后历经九次,才把所需要的地征完。

艰辛的创业中,林良菽始终牢牢把握“技术创新”这条主线,带领员工研发了100多个新产品。正是依靠自主创新进行高端酚醛模塑料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柯依达公司在传统产业中独辟蹊径,近二十年间,从白手起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发展成为年销售收入上亿元、年利税超千万元的企业,在国内同行业中有着重要影响。

也因此,林良菽获得了诸多荣誉:国家科技部“星火科技先进工作者”、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厦门市劳动模范、厦门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这一切,林良菽只是把它当成动力,激励自己前行。


2.jpg

创业时期的林良菽(后排右一)


回馈篇:慷慨解囊建美丽莲塘 一片深情办“老人之家”

    林良菽是厦门翔安区内厝镇莲塘村人。今日的莲塘村,青山绿水环绕,四季花繁叶茂。宽敞整洁的道路,规划有致的别墅,让人眼前一亮。碧波荡漾的“小西湖”畔,高大的棕榈树迎风起舞,亭台楼阁古韵十足,蜿蜒小径曲折通幽,让人仿佛置身于苏州园林,心旷神怡。每当夜幕降临,村庄广场上,村民们跳起了广场舞。一派和谐欢乐的景象。

莲塘被誉为“园林式的优美乡村”2010年就已获得“省级生态村”的殊荣。很多村民说:我们这里空气好,环境也好,居住条件一点也不比城里差。

然而,昔日的莲塘,却是另一番模样。

2003年,事业刚有起色的林良菽,在莲塘村看到的是让他痛心的景象:没有一条像样的路,交通极其不便;垃圾到处堆积,环境非常脏乱;莲塘村因之得名的莲塘,则成了又黑又臭的水沟……

林良菽难过地说:我是在村里出生、长大的,这里就是我的家。我怎么能让我的家如此贫穷落后、脏乱差呢?

他坐不住了,主动找到村领导,共同制定了旧村改造、新村建设规划。他们一致认为,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先行。当时村里缺乏资金,林良菽当即捐资12万多元作为启动资金,开始宣传发动并拆迁村间障碍物,打响了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的第一炮。

拆迁历来是很艰难的事情。莲塘村村两委许聪敏说,有的村民种的果树,养殖的场地,还有祖坟,他们都不让拆。林良菽走家串户不知做了多少工作,又自己掏腰包,和村民商议、协议,后来村民也就同意修路了。

道路建设进展顺利,经过几个月的施工,原为土路且狭窄的塘口路,变成了一条宽5米、长230米的水泥大道。2005年,村里决定再扩建村部路,林良菽又捐资27万元,把村部路建成宽6米、长250米的水泥路,并建造两座新路桥。为了让村民们有个休闲活动场所,林良菽再次慷慨解囊,捐资180万元,把池塘建成“小西湖”和休闲公园。据统计,新村建设总投资1000多万元,林良菽个人捐资就达250多万元。

正是受到了这种精神上的感召,莲塘村民齐心协力,共参共建。他们主动拆除鸡棚、鸭舍、围墙等,认捐认管公共设施,捐房让地建公园、书院等……才有了今天美丽富饶的莲塘。

家乡变美丽了,林良菽并没有满足。他把目光投向村中的老人和公建事业。他经常抽空回村看望长辈、乡亲,出资25万元将本村宗祠、宫庙等翻修一新,作为方便村里老年人活动的场所;每逢春节,他都会为本村的部分老人发放过节费,鼓励老人参加春节联欢活动。

但他总觉得不够。他说:村里的老人说起来都是我们的长辈,每次看到他们有的人住在旧房里,有的人单身没有伴,有的人伙食不方便,我就觉得不好受。我们奋斗的目标是什么呢?是为了幸福社会。只有身边的人幸福了,自己才能称得上生活在幸福的社会。

2010年4月,林良菽花费二十多万元将祖屋装修一新,添置设施,修建了道路、户外休闲场所,建起温馨的“老人之家”。2011年1月,第二所“老人之家”诞生。现在有九十多位老人在这里,一日三餐免费享用,他们天天聚会,亲缘福缘紧紧相连。

“老人之家”有专门的管理人员,每周菜谱都要张贴公布,细到每餐的主食、副食、汤品是什么都写得清清楚楚。采购人员、厨师也都是老人家,他们说:“我们老人了解老人的口味,菜色要比较清淡,菜也要煮得烂一点。我们的饭菜都很有讲究,根据老人的需求来分配每天的菜色。”

在莲塘村,每到用餐时间,都可以看到这样一幅和谐美好的景象:三三两两的老人们结伴同行,有说有笑地来到“老人之家”。饭菜的香味老远就飘出来,有的老人会调皮地动动鼻子说:哈,今天有我爱吃的菜!结果引来一阵大笑声。

老人们的三餐都是在这种欢乐的气氛中开始和进行的,而每当林良菽来看他们,这种欢乐就会达到顶峰。大家七嘴八舌的,这个说:近来我胃再也没疼过,很舒服,很健康!那个说:如果没有良菽来照顾我们,我们也不可能身体这么好!更多的人说:一日三餐有人管,这“大锅饭”我们很满意!

回想“老人之家”开办之初的情景,林良菽感慨不已。那时村里有人说他是“吃饱了撑的”,“有钱了就自以为是”,还有人指责他“破坏亲情”……“真是拿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啊!”林良菽虽然难过,但他咬牙坚持。时间证明了他的善心和善行,原先那些不理解的人被感动了,都来“老人之家”义务帮忙:有人送菜,有人捐钱,有人干活。这一切,再次验证了林良菽的人生格言:只要坚持,一定会达成目标。

林良菽说:“我每年花在两个‘老人之家’上的钱其实并不多,但让老人们在这里获得了快乐、健康,这才是最重要的。他们有理由与我们共享改革开放后社会发展的新成果。”

凭借着回报社会的高尚情怀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林良菽赢得广泛好评:“全国孝亲敬老之星”、“中华孝亲敬老模范提名奖”、“厦门市十佳敬老之星”、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

荣誉面前,林良菽冷静而谦逊地说:“实际上一般人都会这样做的。回顾企业的发展过程,我们取用社会资源,享受社会给我们的优惠,政府、百姓都给予很大的支持,所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整个社会环境。在企业有资本积累的同时,应该想到如何感恩回报。这应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


3.jpg

林良菽(右三)参与莲塘村建设规划


4.jpg

林良菽和“老人之家”的老人们在一起


传承篇:废寝忘食“从娃娃抓起” 费尽心血推广宋江阵

现在林良菽最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又不务正业了。原来,他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宋江阵的传承推广上,希望用这个非常好的载体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说起宋江阵,林良菽如数家珍:“我认为宋江阵很好地体现了咱们传统文化的很多精髓。在这个阵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首先都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这就需要有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精神。其次,每个人都需要跑位,时间不短,很考验体力,这就可以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第三,最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有战斗力的团体,所有成员都必须遵守统一规则,按谱操作,团结一心。这就能够强化遵纪守法的意识,考验执行能力,锻炼协作能力。而且,这还是一个有情感的团体,对外都会行阵头礼仪,对内大家都有礼仪规则,排演中表现出互相关心,彼此给力喝彩、鼓劲,团结、文明、情感和谐的集体主义精神。”

宋江阵是闽台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已流传了300多年,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它的参演人数较多,对表演的基本功要求较高,传承本身比较艰难;加上如今农村的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农村青年的娱乐生活也是多姿多彩,少有年轻人愿意学宋江阵,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宋江阵为何物。

因此,2009年,当林良菽被翔安区委宣传部“点将”,开始致力于宋江阵的传承时,颇有点“受命于危难之时”的味道。

翔安区委宣传部之所以选中林良菽,是有着充足理由的。首先,林良菽的父亲曾经是宋江阵的成员;其次,林良菽自幼习武,有深厚的武术功底;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林良菽身上有着习武之人常见的侠肝义胆。

还在第二化工厂时,他就曾不顾危险,跳进充满毒气的反应炉,救起一名工友。当时工友浑身僵硬,无法配合,林良菽急中生智在工友的屁股上重击了一拳,把对方打软了,才将人推上救出。林良菽后来回想才意识到怕:如果再晚几分钟,可能自己也完了!还有一次,厂里进了小偷,林良菽听到工厂工人报告贼讯的喊声,二话不说就带人冲了出去,还凭借自己精准的分析和不惧危险的舍身追捕,让小偷落了网。

接受重组莲塘宋江阵的任务后,林良菽全身心投入,又出钱又出力,真正的费尽心血。

2009年5月,他在本村组织了一支近80人的宋江阵文化团体,从外地聘请专职老师,每天指导、排练。所有相关费用由他一人承担。2010年,他创立翔安区宋江阵文化研究会,担任会长。2012年村企共建,筹资1000万元,建设了国内首个“宋江阵民俗文化广场”。这座广场成为绝好的武术教育基地,成为两岸宋江阵文化交流的最好舞台,迄今为止,在这里已经举办了三届“闽台宋江阵民俗文化节”,影响深远。

除了大手笔的投入,这些年林良菽在推动两岸文化交流方面也是成绩斐然:2010年翔安宋江阵赴台湾宜兰交流表演;2012年翔安少年宋江阵赴台湾高雄内门交流表演;2013年成年宋江阵及翔安少年宋江阵赴台交流;2016年翔安女子宋江阵赴台交流表演。这些活动在台湾引起不小的轰动,尤其是少年宋江阵和女子宋江阵,堪称“惊艳”。

林良菽深知,推广宋江阵,人才最关键,他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在发现和培养人才上,从多种渠道搜罗有武术爱好、身体素质又过关的人员。比如自己企业的员工,比如初中毕业生、院校毕业生,比如到民政部门寻找退伍军人……他们中,有些人可以当学员,有些人则可以培训成教员。

林良菽颇为自豪地说:“我虽没有工程师职称,却能培养出工程师;我没当过教师,却正在培育出一批武术教师!”

这些年,林良菽把目光投向了中小学校。他说:“在台湾,从小学到大学,不少学校都专门开设了宋江阵课程,几乎每个学校都成立宋江阵表演团队。他们是从小孩子开始就进行这一传统文化熏陶与传承工作的。虽然我们是宋江阵的起源地,但现今台湾宋江阵却发展得更好。”

于是,林良菽决定实施 “宋江阵从娃娃抓起”的计划。截至2018年2月,他已在翔安12所中小学、幼儿园组建了宋江阵队伍,拟组建的有7所,还有两所备选组建。

为了这个计划,林良菽基本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翔安区内厝镇中心幼儿园作为宋江阵文化传承的试点学校,幼师都进行了全面培训,学习宋江阵的文化内涵,编写幼儿园特色教程、研究教学方法,发展出了自身的特色。林良菽是这里的“总教头”,他看到孩子们自然感觉十分亲切与温暖。幼儿园领导及老师动情地说:“老林的敬业精神太令人佩服了!开办‘宋江阵’课程的前两个月,他几乎每天中午都亲自到学校指导幼师学习宋江阵,有时甚至把午饭也忘了。”

与宋江阵相关联,林良菽还有另一个身份:翔安区武术协会会长。2013年,他发起武林大会之传统武术精英赛,并为赛事每年开展武术天下行活动,走访全国各地武术名师,邀请他们组织学员参赛。迄今为止,翔安武术精英赛已连续举办五届,打造出了“翔安武林大会”的知名品牌。

每年暑假,林良菽执掌的宋江阵文化研究会和武术协会,都会举办特别培训班,为各地青少年儿童免费提供传统武术、宋江阵培训课程。两个机构还决定:2018年,在翔安28所学校开展“武术进校园”项目。

林良菽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当今社会人心浮躁,我们需要呼唤灵魂的回归。这就是我坚持要走传统文化传承之路的原因。这条路或许不好走,但我一定要走下去;在我心中,这是一种使命感,义不容辞!所有认识他的人都能看到,在他坚持不间断的自觉行动中,他表现出不折不扣的民族文化自信!

林良菽带领幼儿园老师演练“宋江阵”


林良菽与翔安少年宋江阵最小的队员林嘉祥在台湾高雄美丽岛车站合影

















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

联系我们

网站:www.shentjt.com 地址:厦门市集美区杏前路22号
邮箱:bgs@jmgyxx.com 邮编:361022

Baidu
sogou